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由於DNA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年紀越大得到癌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美國每年逝世的5個人當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這一數字在世界範圍則是十萬分之一百到三百五十。癌症在發達國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癌症是人體細胞的一種疾病。我們的身體是由無數細胞所組成的。身體會自動繁殖新細胞,從而令我們生長、取代舊細胞、或修補因受傷而損壞的細胞。這個機制由某些基因負責控制。但若然控制機制的那些基因損壞了,癌症就會出現。
正常來說,細胞會很有秩序地分裂和繁殖。但一旦失去控制時,就會不停地繁殖,在身體裡累積成塊狀,成為「腫瘤」。癌細胞除了分裂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愈。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
研究人員就紅葡萄酒對血癌、皮膚癌、乳癌和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進行了一系列的細胞和動物實驗,探討白藜蘆醇預防癌症的功效。當時的動物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對腫瘤形成的起始、促進和發展三個階段都能起到抑制的作用。
免疫功能的作用。白藜蘆醇能抑制NF kappa B的啟動,這是人體免疫系統受到攻擊而產生的一種蛋白質,跟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有關。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簡稱NCI,是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下屬機構)於2002年11月27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紅葡萄酒含有豐富的植物營養素,特別是白藜蘆醇(resveratrol)和兒茶素(catechin)等多酚化合物,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和防癌活性,在人類某些癌症的預防上可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紅葡萄酒所含的多酚物質比白葡萄酒來得多, 原因在白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葡萄榨汁以後,必須立刻把葡萄皮挑出來,所以白葡萄酒裡的多酚物質會比較少。
白藜蘆醇與癌

經研究證實,白黎蘆醇能有效抑制癌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再配合放射性治療也有顯著的效果!
全球科學家針對白藜蘆醇的預防腫瘤效應做了一系列實驗,到目前為止的非人體實驗展現了豐碩的成果。實驗中將白藜蘆醇注射至分子內,證實對於乳癌、皮膚癌、胃癌、直腸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臟癌與白血病皆有正面效應。效果最佳的是腫瘤得以和白藜蘆醇直接接觸的病例,如皮膚、食道和消化道的腫瘤都出現數量和體積減少的現象。
可以說在腫瘤發展的各階段,無論是起始期(initiation)、促進期(promotion)、進展期(progression),白藜蘆醇都能發揮阻斷作用。細胞實驗發現白藜蘆醇可對於亞細胞系統產生藥理作用,可調控NF-kB轉錄因子、抑制細胞色素P450和同功脢CYP1A1。此外還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抑制人類胰臟癌的癌細胞株(cell lines)擴散並具有抗氧化與抗血管新生(anti-angiogenic)的特性。血管新生雖然在人體生長和傷口癒合上扮演正面的角色,但腫瘤形成時也會促使血管新生過度作用,造成癌細胞擴散,我們在阿茲海默症的段落亦討論過血管增生的弊病。
認識白藜蘆醇和其防癌功效
白藜蘆醇是多酚類家族的成員之一,具有抗氧化活性。白藜蘆醇是一種植物抗毒素,也就是天然的植物性抗生素。植物對抗疾病時會產生抗毒物質,以抵抗真菌、環境壓力、細菌感染或紫外線輻射的侵害。紅葡萄酒、葡萄、覆盆子、花生都含大量的白藜蘆醇。
動物實驗顯示,白藜蘆醇在腫瘤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抑制的作用;對於試管培養的多種癌細胞,也有抑制生長的效果。此外,白藜蘆醇還有抗炎症和調節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活性,能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侵襲,而出現氧化的現象。自由基會傷害組成細胞的重要成份,包括蛋白質、細胞膜和脫氧核糖核酸 (DNA),而細胞受損又跟癌症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
研究顯示,紅葡萄酒裡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可能有抑制某些癌症的作用。
白藜蘆醇-具抗癌潛力
吃葡萄別吐葡萄皮!台大研究發現,葡萄皮與葡萄籽裡面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能抑制血管新生,民眾若能日喝1杯100CC的葡萄汁,可望降低多種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
台大外科、婦科、毒理所今日在「台灣醫學會」中聯合發表「白藜蘆醇抑制血管新生」研究,證實葡萄具有防癌潛力,但前提是民眾必須把葡萄皮與葡萄籽全部咬碎吞入肚子裡。
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林明燦表示,白藜蘆醇普遍存在於葡萄與柑橘類水果中,當中以葡萄皮與葡萄籽含量最多,台大以人類臍帶血內皮細胞與萃取的白藜蘆醇為材料,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將實驗組培養皿,置入臍帶血內皮細胞與白藜蘆醇,對照組中僅置入臍帶血內皮細胞,再同時於兩培養皿中,注入誘發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激素,於18個小時後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實驗組(白藜蘆醇濃度1uM)能較對未加白藜蘆醇的對照組,抑制50%的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若將白藜蘆醇濃度提升為5uM,抑制效果高達90 %,證明白藜蘆醇確實具有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效果。
林明燦表示,醫界已知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乳癌、胃癌、腸癌、肝癌等疾病,其發生與轉移均與血管新生有關,若能早一步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生長,將可能從根本面,預防多種癌症與心血管疾病。
台大這項葡萄具抗癌潛力的研究,過程嚴謹、效果明顯,受到國際注目,已刊登在知名醫學期刊《分子學雜誌》中,並有國外醫學會邀請研究人員出國進行演講。
英國研究發現-紅酒提取物可對抗癌症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從紅葡萄酒中提取出的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有助於對抗身體中的炎症。
據新華社報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在2日出版的《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將實驗鼠分為兩組,先給其中一組注射白藜蘆醇,再向兩組小鼠同時注射強炎性藥劑。結果未註射白藜蘆醇的小鼠表現出嚴重的敗血症症狀,而事先註射白藜蘆醇的小鼠則安然無恙。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抑制了引發炎症 的兩種主要蛋白質。
研究人員說,白藜蘆醇存在於葡萄皮中,它在紅葡萄酒中的含量要高於白葡萄酒。
參與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阿利里奧·梅倫德斯說,敗血症等嚴重的炎性疾病很難治愈,全球每天都有許多人死於這類疾病,炎症給患者器官帶來的傷害也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研究成果可用來開發治療此類疾病的新藥。
白藜蘆醇對人體有多種益處。此前的研究證明,白藜蘆醇可用於防止血液凝塊和對抗癌症。
白藜蘆醇能夠增加化療的效益
很多人可能已經知道白藜蘆醇這種在葡萄皮等許多食物中發現的神奇抗氧化物可以降低心髒病風險、延長壽命。與一般原本就存在於植物當中的抗氧化物不同,白藜 蘆醇是只有當植物需要抵抗細菌或真菌攻擊時才會製造的成分。也就是說,白藜蘆醇是一種植物為了生存所需而自行合成的天然抗生素。
這表示植物受到愈多細菌攻擊,就會製造愈多白藜蘆醇。因此,一旦葡萄噴灑過多農藥 (葡萄通常是噴灑最多農藥的作物之一),白藜蘆醇的含量就會隨之減少。換句話說,傳統方式種植的葡萄所含的白藜蘆醇含量相對較少;反之,野生葡萄即會含有 豐富的白藜蘆醇 (因為他們就是這樣在野外生存的)。
光是這點就有充分的理由購買有機的葡萄及葡萄酒,因為白藜蘆醇可能還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計劃性細胞死亡」;而這段過程能夠促使癌細胞自我毀滅,幫助預防癌症生長。研究也已經證實,白藜蘆醇能夠增加化療的效益、減弱流感及艾滋病毒的威力、抵抗高脂飲食的影響並加體能耐力。最神奇的是,白藜蘆醇補充品在動物實驗中似乎還具有延長壽命的作用。
白藜蘆醇與糖尿病
白藜蘆醇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調整和輔助治療的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方面的機制:
1.在人體內起到類胰島素樣作用
2.刺激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腺分泌高質量的胰島素
3.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白藜蘆醇與脂肪肝
白藜蘆醇(Resveratrol)-治療脂肪肝, 抑制肝癌細胞侵入與轉移。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科學家尋找各種可以治療脂肪肝的方式,發現紅酒裡面的一種成分可以保護肝臟,甚至可以用來治療;長期飲酒往往伴隨著的脂肪肝。你可能聽過紅酒、葡萄、莓、花生等含有抗氧化物;白藜蘆醇之前被認為對癌症與心髒病等有健康上的好處。
紅酒中的主成分可以保護肝臟免於損傷,聽起來似乎有違直覺,但這的確是關鍵發現之一。南佛羅里達健康科學中心的Joanne M. Ajmo醫師領導的研究,著眼在白藜蘆醇對於老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研究者發現,給予餵食酒精的老鼠白藜蘆醇,老鼠的肝臟會有比較少的脂肪,且脂肪分解比以酒精餵食但未給予白藜蘆醇的老鼠快速。
白藜蘆醇與眼睛
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對的失明有很好的療效
以往的研究發現,紅葡萄酒和葡萄中含有酚類化合物–白藜蘆醇,可有效降低動脈炎症。最近,在“《美國病理學期刊》七月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白藜蘆醇能減輕眼部血管擴張症狀,從而減少失明的風險。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和藥理學家球衣眼科,RW約翰遜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新的效果。給小鼠注射大劑量的白藜蘆醇可以幫助防止在小鼠視網膜新生血管再生。健康的人通常保持平衡的血管生成,但當血運重建失去控制,就會有一些癌症的症狀,和糖尿病引起失明和黃斑變性。
白藜蘆醇與腎結石
腎臟是身體新陳代謝、排除廢物、排毒的重要器官。全身的血液每小時經過腎臟二十次,血液里新陳代謝的廢物透過腎臟過濾變成尿、排出體外。腎臟功能失調會引 起腰酸背痛、水腫、血液中有尿毒、高血壓、尿道發炎、疲倦、失眠、耳鳴、脫髮、視力模糊、反應遲鈍、情緒低落、恐懼感,甚至神經錯亂。任何進入身體的飲料、食物、空氣和情緒壓力所產生的毒素都會經過腎臟,如果污染物質太多,造成腎臟負擔太重,短期也許會出現阻塞、發炎現象,長期則有結石、功能衰退、血液不干淨等各種毛病,最嚴重情況要靠人工洗腎清除血液污染,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紅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和丹寧等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活性氧消除功能,可清除血液中的過氧化物,所含白藜蘆醇有抗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適量飲用一點葡萄酒對腎臟、對身體都有好處。但是,如果肝功能不好就不能飲酒。
德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適量飲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腎結石。慕尼黑大學醫學研究所的醫學家們最近指出:多飲用飲料可以防止腎結石的傳統說法並不科學,也不全面,最重要的是要看飲用何種飲料,通過對4、5萬健康人和病人的臨床觀察,研究人員確認,經常飲用適量葡萄酒的人,不易得腎結石。
研究人員發現,適量飲用不同飲的人,得腎結石的風險也不一樣,每天飲用四分之一公升咖啡的人,得腎結石的風險要比無此習慣的人低10%;常飲紅茶則要低14%;而常飲葡萄酒的人得腎結石的機會最少-,得病的風險要比無習慣的人低36%。
白藜蘆醇與關節炎及類風濕
以膝關節為主的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會高達85%,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其一生中飽受關節疼痛的困擾。長期以來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和預防的研究進展緩慢,但是卻搞清楚了關節炎跟關節組織中的某些細胞因子(如TNF-α,LT-α等)的濃度過高有關。當攝取白藜蘆醇後,不管是已經有幾十年膝關節炎還是幾天前剛患的肩周炎,疼痛都會獲得緩解。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白藜蘆醇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將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LT-α等的濃度降低到正常值。而長期服用白藜蘆醇,受損關節會得到全面康復,這跟白藜蘆醇擁有抑制滑膜細胞異常增生(類風濕關節炎)、促進軟骨細胞重新修復的能力有關,也就是說長期服用白藜蘆醇是可以讓受損關節得到全面修復的。
白藜蘆醇與腦.心血管
另外還有康乃爾大學的實驗證明,正由於白藜蘆醇可以螯合銅離子,因此大幅增加白藜蘆醇的每日營養補充品攝取量,可降低下丘腦、紋狀體(stritum)中的疤痕組織(plague)形成,並對神經細胞失能與細胞凋亡產生抗衡作用,以上皆為阿茲海默症、亨丁頓舞蹈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症狀的重要成因。
白藜蘆醇與痔瘡、靜脈曲張
經世界先進國家各頂尖大學,哈佛、史丹佛等醫學研究成果證實,在包括台灣的台大、榮總、高醫大、國衛院等單位的認證下,發現白藜蘆醇(Resveratrol)具有抗氧化、預防心髒病、心血管疾病、中風、保護肝臟、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減緩代謝症候群效果,且有擬雌激素作用功能,抗發炎比阿斯匹靈高60倍,具強效解毒介導性,能開啟激導許多有利人體的重要基因與細胞,亦能抑止一些危害身體健康的組織。
白藜蘆醇抗癌能力比青花椰菜中的萊菔子硫(sulphoraphane)多,並可改善一些非要手術才能立即改善的痔瘡、靜脈曲張等。
注意事項: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版權聲明:本內容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辛苦的創作,轉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處理!